1
深夜的列车上,大家都昏昏欲睡。
只有一个婴儿时不时大声哭闹,搅人清梦。妈妈安抚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效果。被吵醒的乘客开始寻找声源,投以责问的目光。
「怎么了!」妈妈根本不敢回视,手忙脚乱地给孩子冲奶粉,「你是要吃吗?」
孩子不愿意喝奶,只是哭。
「是不是坐火车不舒服?」妈妈坐起来,把孩子抱在怀里大力拍打。却哭得更厉害,不依不饶。
「小点声!打扰到叔叔阿姨睡觉了!」妈妈站起来,又坐下,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从上铺看下去,这个妈妈的额头上都蹦起了青筋。
她心里多半在喊:这孩子到底怎么了!也不吃,也不喝,也不是要便便,就一个劲儿地哭!要哪样?说句难听的,车厢里的小孩也不只这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乖,就他麻烦,给人出难题!——妈妈的声音越发焦躁,现在还可以勉强坚持,再哄不好,妈妈的耐心也要消耗殆尽了。
但这是孩子的问题吗?孩子没有问题。
很多旁观者都能看到婴儿在哭什么。
烦躁的妈妈站一会儿,坐一会儿,把婴儿横着抱,竖着抱,一刻不停。身体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嗓音越来越沉,语速越来越快,语气中有很多不耐烦,还带上了愤怒和威吓。
别说孩子在哭了。就算在那里自在玩耍的,听妈妈用威胁的口吻喊:「小点声!打扰叔叔阿姨睡觉了!」感知到妈妈的紧张,也要被吓哭了吧?
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好像很简单:妈妈放松一点,孩子自然就可以平静下来。
这种建议谁都能提。问题是妈妈怎么放松呢?吵扰了那么多人的睡眠,承担着无能妈妈的压力,她也有强烈的委屈,巨大的烦躁,无处表达。
2
一个妈妈带着上小学的孩子,到咨询室找我求助。
她快被孩子折磨疯了。每天晚上写作业,正常就一个钟头的量,孩子写起来最少三四个钟头。不是玩笔,就是啃指甲,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又上厕所,没有消停的一刻。必须不断地盯着她,一走神就喝止,才能勉为其难地持续写几笔。直到妈妈崩溃了,吼起来,孩子才不情不愿加快了速度。
但这是孩子的问题吗?孩子没有问题。
她明明可以在最后关头加快速度。
我问妈妈:「既然孩子能写快,你觉得她慢慢写的原因是什么呢?」
妈妈不假思索:「她故意的!气我!」
「她为什么要气你?」
妈妈愣了一下:「因为我对她很凶……」
因为长期的争吵和拉锯,母女之间形成了僵持,互相不信任。并不只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
要提建议的话,也很简单:妈妈后退一步,不需要每时每刻盯着孩子。定下时间节点,然后全权交给孩子,由她自己掌握写作业的节奏。
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容易。妈妈是真的着急啊,没法让自己后退。否则谁想让自己那么累呢?肯定各种方法都试过,实在没办法才逼成这样。孩子磨蹭,孩子习惯不好,孩子不爱学习……哪样不要命?但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总是父母替孩子着急,孩子自己不就没必要着急了吗?
3
看起来是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有父母的参与。
只是父母往往难以自知。
我咨询过的另一对父子,矛盾更激烈。儿子上高中,因为玩游戏太猛,眼看要搞到自己毕不了业,父亲的工作本来很忙,为了孩子也顾不得了,请了几个月的长假,回家管教儿子。不管教还好,一管教两父子就变成了仇人。
我请父亲不要着急,他瞪大了眼睛:「你以为我想着急吗!是这孩子太不知道着急了!」
我说:「他不急,也许因为你在替他着急。」
父亲听不进。父亲说:「他懂什么?现在连大学生都不一定好找工作呢,他如果高中都毕不了业,将来能干啥!好好一个孩子,这辈子就全毁了!」
我是:「你说的毁了是什么意思?」
父亲狐疑地看着我,好像是说:认真的吗?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
「以后他就只能上街要饭了啊!」
父亲恨铁不成钢地叹气,他是认真的。「儿子上街要饭」在他的想象中是无比真实的可能性,无比恐怖,对儿子理应具有毋庸置疑的推动力。但他儿子就坐在沙发的另一头,冷冷地看手机,听到父亲说这样的话,只是冷笑了一声。
我问父亲:「你猜,他有多相信你刚才说的这种可能,上街要饭?」
父亲急了:「他不信!他就觉得自己可以打一辈子游戏!我说话他都觉得是故意吓他!」他转过头,「我是你爸,我吓你有什么好处!我是为你好!现在已经是生死存亡的关头了!你没有社会经验,不知道竞争有多残酷……」
他越抓狂,他的儿子就越是爱答不理。也就越让父亲气不打一处来。如果不是在咨询室里,我怕他们两个人又会打起来。
好不容易等父亲冷静下来了,我问他:
「你说他是怎么想的,打一辈子游戏?」
「对啊,他是怎么想的!」
「我不是说他想得不对,」我说,「我的意思是,你知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如果高中毕不了业,他下一步的具体打算是什么?出去打工吗?」
父亲愣住了,说:「打算……他没打算过吧?」
他转头看儿子,儿子也从手机上抬起眼睛。
是孩子的问题吗?其实孩子也没问题。
是这对父子没有认真交流过,发生最坏的可能怎么办?父亲不知道孩子怎么想,孩子也跟父亲叫着劲。一谈到这里,就只剩「上街要饭」这种极端的想象。一方抓狂,另一方冷笑,每天如此争吵。那不是认真的交谈。双方的态度看上去表达得很充分了,却有一些根本性的交流,甚至都没有开始。
「你跟儿子好好谈一下啊」,这是旁观者一眼就能给出的建议。同样,它也卡在父亲自己的情绪上。如果仔细看这段关系,是父亲在恐惧。他对儿子的未来有很多灾难化的想象,除非以一种暴力的姿态干预,他没办法做别的。
不能面对这一点恐惧,有效的交流就不会发生。
4
这三个场景,都是我亲眼目睹和经历的。
这三个场景,以及很多很多亲子冲突的场景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父母觉得孩子出了问题,接下来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孩子的问题。
但从局外人的视角来看,父母的行为,恰恰也维持了孩子的问题。
第一个场景中,妈妈慌乱的哄劝,焦躁的语气,让孩子越发不舒服。
第二个场景中,妈妈越催促,女儿越发把写作业当成了应付家长的苦差。
第三个场景中,父亲的强势干预,越发让儿子懒得去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我并不是想指责父母,说什么「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造成的」。父母之所以会这样,当然有父母的不得已。最大的不得已就是孩子:孩子在哭,孩子不写作业,孩子需要父母的干预。「孩子有问题,我不这样又能怎样?」这个层面上双方是对等的。双方的行为既是对方的原因,也是结果。
但这就构成了我一直在说的【循环因果】:
孩子哭——妈妈的语气变得焦躁——孩子哭得更厉害——妈妈更焦躁……
孩子走神——妈妈紧盯——孩子越发走神……
孩子不愿意面对未来——父亲恐吓——孩子越发不面对——恐吓升级……
这样一梳理,你就知道为什么亲子关系里的问题常常会那么棘手。因为它是循环的:【应付】它的办法,同时也就是【维持】它的方式。
听起来很可怕,但它也是好事。说明什么呢?说明孩子的问题可以通过父母来解决。这也是为什么我做家庭咨询时,明明是孩子出问题,却邀请父母一起参与。改变父母,总比改变孩子更容易。
改变父母的关键,在于处理父母的情绪。
有时父母在循环的链路上无法停止,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是因为他们在被强烈的情绪推动。有时是委屈,有时是紧张,有时是恐惧。
处理了这些情绪,父母才有改变的的空间。
第二个场景中,妈妈决定把做作业的任务留给孩子自己。她跟我讲述她的焦虑,直到能够接受它。「写得慢就写得慢吧,那是她自己的事。」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孩子自己掌握写作业的节奏,写快写慢随便她,到了10点必须睡觉,写不完第二天早上接着写。这么提心吊胆地试过几次,发现孩子也没有写不完的情况。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慢吞吞,但写着写着,速度就加快了。
妈妈意识到,「加快速度」本来就该是女儿的责任,是妈妈硬加给了自己。
在第三个场景中,父亲处理了自己的恐惧感,他意识到那些「上街要饭」的恐惧跟儿子无关,而是来自于自己的童年。那之后他和儿子做了几次长谈。儿子花了一些时间思考,决定上补习班复读一年。他的情绪还是时好时坏,没戒掉游戏,但至少看书做题了。还让父母给自己请了家教。
一年之后,儿子考上了一所大专。
第一个场景的结果我不确定,妈妈后来借用了列车员的房间,孩子的哭声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我猜这是因为妈妈找到了一个放松的环境,不那么慌乱,她放松下来了,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她是一个正常的妈妈,有能力安抚孩子。她的孩子也是正常的孩子,是会睡着的。
5
关于养育,最大的秘密就是,养育大多数时候就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但我们自己的情绪,常常让我们卷入到问题中,让这个过程变得不那么顺畅,甚至举步维艰。
我们却意识不到,是「我」需要调整。
常常需要一个旁观者,告诉我们:「等一等,你的状态有点不对」。那时我们可能正忙着把问题推给别人:「啊!都怪这孩子!他怎么就不能安静点/自觉点/懂点事呢!」我们需要停下来观察自己,全然顾不得自己已经面红耳赤,青筋暴起。
随时留一部分视线在自己身上。
只有先看到自己在怎样的状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从自己跟孩子的问题循环中跳出。
我所接触的家庭,一旦孩子遇到问题,父母找人支招,总是问「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但最好的建议可能并不是针对孩子,而是针对父母。需要一个有洞察力的旁观者,不用给123的建议,只要问父母:「你在问题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你的做法带来了哪些效果?它们背后的情绪是什么?」
你不再卷入问题了,才有可能打破循环的链条。
但我们遇到问题,常常找不到这样的一个人。或者身边有人,他却跟我陷入了同样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向你推荐一款手机App:松果倾诉。它是一款一对一在线交流,可以倾诉和解决问题的手机应用。在这里你能找到数以万计的专家达人,包括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不但能提供倾诉的空间,帮助你舒缓当下的情绪,还有专业的方法,帮助你在问题中看到不一样的可能。
下载一个备着吧,就等于加了一个可以随叫随到,帮你改善自身状态的好友。
下次遇到问题,不妨试试看。毕竟大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不是你拼命再加一把力就能解决的。需要想一想:是不是换一个用力的方向?
文章来源:李松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