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育综合

贾云海:新东方OKAY让教育更智慧

时间:2015/9/1 14:39:09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287   评论:0

当下中国,教育信息化显然已经势在必行了。

前不久,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召开。近年来,教育信息化一直是政府推动的重点。2013年,教育部提出把“三通工程”作为“十二五”期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相关文件,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教育专项督导内容。

一时间,烽烟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市场潜力。互联网巨头竞相加入,跨界者蜂拥而至,创业公司遍地崛起,争时间、抢速度,一派热火朝天景象。与之相比,面对“大本营”被群攻,已在教育行业苦耕二十余年的新东方却反而显得不急不躁,甚至说略显沉寂了。

贾云海:新东方OKAY让教育更智慧

新东方教育行业研究院院长贾云海

“事实上,针对教育信息化,我们已经研究了多年。”新东方教育行业研究院院长贾云海说。作为互联网时代新东方进行全面战略转型的重要阵地,新东方教育行业研究院成立于新东方20周年之际。在此之前,追溯到2009年,新东方即启动了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研发,旨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培训教学的深度融合。贾云海院长全面主持了该项工作。

信息技术解放教育生产力

毫无疑问,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为教育信息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关于互联网对教育行业的影响,贾云海认为,互联网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正如蒸汽机技术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电技术推动”电气时代“来临,新的科技力量必将推动各领域的变革与发展,教育行业自然也在其中。

“无论技术怎样发展,时代如何变,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这件事永远离不开老师,课堂也会一直存在。”因在公办教育领域和培训机构有着多年从业经验和管理心得,贾云海对教育有着很深的情怀与见解。教育,顾名思义,即教化与培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不仅需要传递知识,还肩负人格培育、道德教化等重任,而这些必须在家庭养育、师生互动、学生社交中实现,这是任何在线教育都很难达成的。“因此,教育信息化探索必须以此为立足点,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先进生产力,让未来的教育更先进、更科学、更智慧。“

“教”与“学”的双重改革

目前,肩负新东方实现教育”智慧化”重任的产品——OKAY智慧平台正在进行全国范围的基地建设与应用推广,立足教学实际,稳步推进落地。作为新东方教育行业研究院的核心科研成果,OKAY智慧平台的研发工作长达6年之久。立足K12教育领域,OKAY智慧平台将为公办教育体系及教育培训行业提供全面的教育信息化改革解决方案。

基于多年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探索与研发经验,新东方OKAY显然更能抓住学校教育中的痛点。“传统教育中,老师很难掌握学生的学情,只能让学生反复做题以提升教学质量。如此,一是学生重复做已掌握的内容,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很难找到不会的知识点;二是学生基础不同,却耗费在千篇一律的试题上。老师疲惫、学生倦怠,效果也不明显。”

在OKAY智慧平台构建的课堂场景中,难题迎刃而解。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数据算法,老师可以实时掌握学情,譬如班级整体掌握某知识点的情况,个体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由此,老师可以高效把握课堂进度,以及根据各学生的基础推送适合他的学习资料和习题,让学生进步更快、学习更轻松;同时,智慧平台提供覆盖备课、上课、预习、作业、复习等教学全流程各环节的信息化应用工具,致力于帮助老师从批改作业、阅卷等相对重复、枯燥且费时费力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构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个性化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孩子成长主要有教室、校园、家庭三大场景,涉及教师、学生、家长三方,这三方应该在一个平台上共生成长。“在OKAY智慧平台的架构中,基于云端资源平台的教师空间、置于OKAY学习派的学生空间和家长APP三位一体,相互联通。”突破课堂概念,覆盖学生的整体成长环境,构建一个智慧教育的新生态。此生态圈涵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智慧课堂、智慧校园、以及包含家庭和社会的智慧教育。”贾云海解释。

所谓智慧校园,指结合孩子课堂反应,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数据和算法,推算学生兴趣与特长,方便校园决策者因材施教,并为孩子匹配针对性的校园资源。而孩子的成长还需要来自家庭以及社会更多的支持。在OKAY智慧平台的家长APP中,学生的数据将高效便捷与家庭共享,形成学校和家长的互动平台,共同为孩子的个性化教育而努力。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良心工程,需要慢慢的研究和探索;而教育则是千秋功业,需时刻抱有敬畏之心。不能急,也躁不得。”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闽ICP备06047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