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育综合

广东移动推校讯通APP,“在线教育”中强势超车

时间:2014/5/13 9:48:26   作者:福建海峡教育网   来源:福建海峡教育网   阅读:471   评论:0

  本世纪初,家校之间有了更便捷的沟通方式,无论是移动校讯通、联通家校通还是电信翼校通等,此类产品都给家校之间搭起了一座便于沟通的桥梁。转眼已过十余个年头,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到来,使得家校沟通类产品走在了踌躇的十字路口。未来校讯通类产品朝哪个方向走?这决定了将来家校沟通的模式以及K12教育(指中小学基础教育,下同)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校讯通类产品未来出路依仗两个方面:一是在web在线教育非常火热的当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移动在线教育将成为趋势,“指尖上的学习”成为必然;二是主要用于家校沟通的短信类产品将免费或被内置到移动在线教育产品中。

  目前,在校讯通一直服务的K12 web在线教育领域,众多互联网公司甚至老牌教育机构也在纷纷布局。据笔者了解,大多数新生的在线教育机构资源门类太杂,语言、技能、理财、移民、K12等等让人眼花缭乱,更重要的是刚进入教育行业不久,资源参差不齐,还有待沉淀。而已经在教育行业站稳脚跟的传统教育机构,例如新东方,则是术业有专攻,主打语言培训,K12教育涉足不多。

  从技术上来说,大多数在线教育机构只是把线下资源搬到线上的“新瓶装旧酒”而已,缺少互动性。而校讯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能很好地把“老师-学生-家长”的稳固三角模型包含其中,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监督下能更有效地学习。如广东移动校讯通中的“同步课堂”就是为老师、学生、家长提供的同步教学资源服务应用平台。

  除了“老师-学生-家长”的稳固三角模型的搭建,校讯通并紧跟时代的车轮在前进。随着4G时代的来临,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4G资费的频频下调,未来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将比对电脑大得多。有数据显示,在学生和在职人群中,手机端学习的使用率都超过80%;更有机构预测我国移动端在线教育行业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2%。移动学习资讯网CEO吕森林表示,移动学习是基于Web在线学习的新潮流,最大的特点在于摆脱了对电脑的依赖;它是对web在线学习的一种否定之否定,会成为在线学习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当大家都已经习惯用手机收发邮件、聊天、买东西、打车时,未来也会逐步习惯用手机碎片化地学习。在大时代的潮流里,广东移动校讯通于近日推出了移动客户端,可实现老师、学生、家长随时随地在线沟通以及中小学生移动碎片化地学习。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校讯通基于web在线时代的庞大资源体系,继续整合上下游的优质教育资源,定期向学生推送更加细微化的知识点,学生只用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弄明白一个难点了。由此看来,对于K12基础web在线教育领域,校讯通类产品似乎更有竞争力。

  当然,伴着移动教育时代的脚步临近,校讯通类产品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例如,对于自控能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中小学生,家长很难放心将手机交到他们手中。据吕森林介绍,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社会问题;中小学生需要一种可以屏蔽黄色、暴力信息的手机,让学生学习的手机成为专用的学习设备。他建议教育部门应积极去研究这种学生专用手机,并采取措施早日推广到中小学生群体中。

  除此之外,目前移动端K12教育模式还不够成熟,虽然较web在线教育有更大的自由度和互动性,但是学习计划拟定、学习、批改、测试、答疑等等一套系统还不够完善,可针对每个学生一对一教育的模式还有待研究。更重要的是,将每个知识点打散碎片化,又如何将琐碎的它们连成一个系统的网络也是校讯通类产品需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移动在线教育的兴起和成熟,作为最基本的家校沟通功能将是多样化的。目前家校沟通功能主要还是以短信支撑,未来校讯通类产品的业务重心逐步转移到移动在线学习,家校互动短信免费将是有可能的。更关键的是,随着产品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家校沟通功能将被内置到移动端产品中,笔者发现在新上线的广东移动校讯通APP中,老师就可以通过APP布置作业、发布通知、点评以及点对点地交流,免费已不在话下。

  目前K12在线教育还处于转型期,移动端教育模式还不够成熟,因此会出现web在线教育和移动端在线教育混杂的局面。在面对众多搅局者的情况下,深耕K12教育十余年的校讯通可以说较对手掌握了更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准确把握“老师-家长-学生”铁三角的关系模式和心理,因此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移动碎片化学习的大趋势下,相信未来校讯通能够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挖掘学生学习数据,自动地给学生建构学习内容,实现真正的“一对一”模式和最有效的教育互动。(完)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闽ICP备06047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