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创下过5亿票房,在网络上引发继“致青春”后又一波青春怀旧风潮,《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的原型,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显然也没预料到这部电影会取得如此热烈的观众反响,甚至在被自己的合伙人徐小平“忽悠”去看了初剪片后,他的反应都是“这部片子不会有什么吸引力”。而对于这部影片的拥趸来说,他们最有兴趣的莫过于将艺术和现实中新东方的几位创始人一一对号入座,艺术加工与现实究竟有多少距离呢?百视通IPTV首映专区将于7月初上线这部号称“男版致青春”的票房力作。
相似的“蜗牛”成功法则
和成东青一样,俞敏洪也经历过两次高考落榜,原因都是英语科目拉的后腿,第一年33分,第二年55分,1980年,第三次高考的他终于考上了北大英语系,英语成绩总算上了及格线。大学生涯他也曾因为肺结核休学一年,当然,和追女孩没太大关系,作为班上唯一一位农村来的学生,当年的俞敏洪土里土气、智商平平,没有一个女孩正眼看过他。高考三年、休学一年、迟来的爱情、出国梦被拖沓三年半,俞敏洪可谓不折不扣的卢瑟(即失败者)。为了筹集去美国的奖学金,他干起了业余家教,从而误打误撞有了新东方这份事业。
俞敏洪打过雄鹰和蜗牛的比方: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它可以一飞冲天,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到塔顶。而另外一种动物也能爬到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当蜗牛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天才和奋斗者的区别,蜗牛比雄鹰富有。”俞敏洪说。片中,孟晓骏落魄地从返回祖国,却发现昔日远不如自己的成东青已经可以开着奥迪来接自己时,个中的尴尬是难以用笔墨形容的。《中国合伙人》对当年俞敏洪的土鳖感和吊丝奋斗史刻画得入木三分,不过俞敏洪的人文情怀在片中展现得似乎还不够。在新东方,所有员工都称呼他为俞老师,在商海鏖战中他的矜持也使他失利过,但他依然是有学者气的商人,近年来,俞敏洪带领着新东方团队在全国多所高校举办了上万场免费励志演讲,被誉为当下中国青年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心灵导师”、“精神领袖”。
复刻新东方?奋斗激情都是相似的
《中国合伙人》的原始剧本出自徐小平笔下,观众也一度认为片中邓超饰演的孟晓骏就是徐小平的艺术映射,和做着签证咨询的孟晓骏一样,徐小平是著名留学、签证、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咨询专家,但事实上,18岁就前往美国学习电影理论的陈可辛说过:“我认为邓超扮演的孟晓骏有我身上的烙印,我从小也有‘美国梦’,对美国充满向往,我也在美国当过挣不了小费的服务员。”所以陈可辛在孟晓骏的经历中加上了许多自己熟悉的元素。
陈可辛承认在创作阶段借鉴了很多新东方的故事,但在电影中不仅能看到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还能看到王石、马云、冯仑等一批中国企业家的创业传奇,“我并不想拍新东方三位创始人的传记片,《中国合伙人》算是我的一次回归,找回了有关情怀的一些东西。我不想把它变为对某些人的歌功颂德。”片中的成东青能获取学校图书馆钥匙点着蜡烛攻克一本本英语词典,能在肯德基里忍受白眼教授英文,能在停电的破旧厂房里被打着无数手电筒教书,能在去美国的飞机上背下一本法律文书……正如一位网友所写,电影描述的是一穷二白的年轻人如何事业有成这个当下80后最感兴趣的话题,其实成东青的奋斗史也许在片尾出现的柳传志、马云、王石、“老干妈”陶华碧亦或者是导演陈可辛身上都曾经发生过。
兄弟情谊:温情版的《投名状》
影片中王阳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和好朋友合伙开公司。孟晓骏接受过西方文化熏陶,而成东青却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两个人对待企业管理的模式截然不同,在面对企业管理理念发生冲突时,友情不可避免受到冲击,直到ETS美国普林斯出版社控告新梦想侵犯版权,才把三个人重新凝聚起来。反观现实,很多人都在猜,新东方的三驾马车现在是什么关系?对此,俞敏洪在微博中也进行了解答:“我们依然是合伙人关系。小平成立的真格基金,为归国留学生提供创业基金支持,我们都是基金的持有者。新东方十几年前就提出了一句口号:‘出国留学的桥梁,归国创业的彩虹。’前半句话是新东方的现实,后半句话我们正在通过基金努力实现。我们也还是新东方的合伙人,因为我们都是新东方的股东,继续在为新东方的发展做出各自的努力。”
回到大银幕上,不同于陈可辛同样描述兄弟情谊的《投名状》,成东青的入伙体现在很“二”地为孟晓骏和王阳挡掉不明真相群众的拳头,合伙人的情谊更加温情逗趣。俞敏洪也说:“我们更是友情的合伙人,从进北大互相认识三十多年,从同学到同事到合伙创业,我们此生注定了会在一起创造很多故事,并且这些故事必将以更加精彩的方式延续到未来。”
不管你有没有走进电影院观赏过这部影片,熟稔新东方的故事与否,影片中扑面而来的80年代气息、演员们尽显年代感的扮相、极具时代经典的背景插曲和永不过时的创业激情,都值得在7月的电视荧屏上重温一遍,百视通IPTV首映专区7月即将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