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工作的通知》并确定了8个首批国家低碳城试点城市。作为低碳先行者之一,深圳将以发展和城区建设融合、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集约综合利用、基础设施、低碳环保、生产低碳高效、生活低碳宜居为基准建设国家低碳示范城,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和低碳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深圳国际低碳城总建筑面积达380,000平方米,其中包括研发办公、厂房、办公、星级酒店、居住建筑,以及丰富多彩的商业和文化设施。先天的地理优势促成了该设计的概念,设计关注于寻求人、自然和生产办公之间的平衡。作为国际低碳城区优先开发的项目,AUBE欧博团队发挥建筑、景观、规划集成一体化的优势,从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进行“合作设计”,为华侨城的低碳实践打造了一个集产、学、研、商、旅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相信在未来十年将会给片区带来更多的活力。
1.
规划篇-营造从塑自然环境的绿色生态半岛
项目背景与定位
项目位于深圳东北门户、深莞惠交接处,作为其核心启动区,肩负着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低碳践行的重要示范责任。
高密低碳的7个探索与实践
设计团队在对国际LEED 认证,中国绿建等标准进行学习研究,同时总结多项的低碳技术、政策与措施后提出7 个高密度低碳的探索与实践用以指导整个项目的设计。
生态格局
以“山水城园”形成的低碳活力轴重建自然山水联系;
以低碳活力轴为统领,构建半岛全领域的生态格局。
微气候
顺应气候特点,结合夏季主导风形成梳式布局,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气候条件进行通风除湿。积极吸收传统围屋的微气候调节布局,结合场地绿地空间,屋顶花园,山体,河流形成绿色半岛上的微气候循环。
低碳技术与循环
强调智慧内核的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以低冲击开发、海绵城市作为项目开发基础;
以大数据、AI、智慧城市等先进技术助力片区绿色低碳开发。
可感知的低碳环境
历史围屋作为整条线路当中最为重要的感知节点,在展现可以触碰的绿色低碳理念之外, 同样拥有强调文化体验,诉说历史,展示未来的重要功能。
低碳城综合服务区。这是一个既具有丰富低碳内涵,又提供独特空间体验与示范效应的“未来之城”。
低碳之城-倡导践行健康低碳生活方式的低碳之城
科创之城-引领未来高科技创新的产业技术发展科创之城
文化之城-富有性格内涵与多元共享的文化之城
融汇之城-多次元的融汇之城
旅游之城-丰富体验,极具活力的旅游之地
2
建筑-打造绿色、开放、趣味的生态公共空间
低碳开发
秉承低冲击开发原则,塑造绿意盎然的生产、生活环境,将公园的自然归纳进来。
垂直聚落
总体空间布局成天然臂弯状,环抱生态半岛,与山形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场地的原生态自然景观。
竖向生长
以「世界树」为设计概念,木脊线交织而成的幕墙,犹如根茎盘绕的树干自然生长。
空中步道
塔楼设计将绿化架空休闲与避难层相结合,营造出不同的生态休闲、主题体验空间。
一条条垂直的梯阶和悬臂,形成一个个充满趣味性的空中院落,供人们探索;结合塔楼不同功能,将架空层设计成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的共享空间。
开放共享
尊重场地现状地貌,通过低区架空等设计手法,打造片区空中交通体系,强化建设场地与山体、丁山河之间的联系;通过“打开底层空间”的手法,建立二层连廊系统,与周边互通互联,形成多点活跃交流场所。
作为低碳城综合服务区,以街区的形态展现开放的态度,与城市共生共融;景观专业的介入,使得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更加的自然。
人与自然对话的公共活动空间。
文脉传承
延伸围屋肌理,以自然生长的方式,使新旧共生共融。汲取传统营造智慧,采用契合区域气候特点的冷巷布局方式,实践低碳建筑示范。
以“LEED明星建筑”为出发点的中轴主干道。
与文化、自然完美结合的商业公共空间。
月池湖畔与“新桥世居”的新老对话。
3
景观-构建低碳、野趣、活力的山水聚落半岛
以生态环境为基底,融合低碳与城市文化,通过丰富多样的路径链接,以达到“园、城、水、径”融为一体的城市景象,进而营造具有前瞻性、灵动性、参与性、可持续性的未来生活场景,构建低碳、野趣、活力的山水聚落半岛。
园:低碳科普山体公园
采用低冲击开发理念,打造以低碳为主题的城市公园。
通过低碳科普、海绵城市、绿色慢行等手段增强城市低碳效应,游人于自然野趣中体验看得见的低碳。低碳云道: 低介入的手法让场地更适合于架空的栈道,格栅栈道的运用给足植被生长的自由,不同高度的栈道尊重着场地的特性。雨水花园: 修复雨洪系统,雨水沿山顺谷汇集,通过山底的截水沟初次过滤再进入雨水花园,继而流向城市,形成完整的海绵城市体系。低碳科普植物园复绿裸露山体,丰富生物多样性。
城:山林聚落
立体化、多维延展打造丰富的山林聚落。从世居到立体街区,从城市生活到绿色生活,实现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合。
水:一公里海绵花岸
以自然生态为基底,借势于场地高差、水系打造示范性大海绵体系,将人、动植物、自然环境融合,打造可观、可游、可玩的城市低碳生活滨水带。
径:水径与云道
水径:雨水经过海绵系统处理后回归城市水系,形成与生态系统的自然链接。
云道:通过立体交通方式串联山水城,增强场景体验。
通过“高密低碳”的规划探索、“开放共享”的垂直聚落、“园、城、水、径”的景观营造,为华侨城的低碳实践打造了一个集产、学、研、商、旅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共享城市之乐与山水之境。
4
项目档案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国际低碳城文化会议中心
项目地点:深圳市龙岗坪地街道高桥社区(深圳国际低碳城)
开发商:深圳华侨城城投低碳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24,776.68㎡
总建筑面积:386,642.49㎡
容积率:6.0/8.2
用地性质:C1/M0
总负责:郭晓黎、丁荣
主创团队
建筑:初祎君、曾先、冯德泰、许宗琦、陈熙、叶志超、谭本源、叶函羽、纪艺斌、蔡寒丹、郑晓雪
规划:金运丰、杨小伟、李豪、何浏、秦佳琪、陈珺、陈运志、孔维天、顾晋饴、李述明
景观 : 祝捷、张昌蓉、肖文韬、李慧晶、吴鑫昊、廖蓉芙、陈健玲
运营:邴莹娇、蒋启翔
结构:黄用军、何远明、何哲宇
BIM:邝英武、刘汝锋
特别鸣谢:冯越强、林建军、Michel.Peri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