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翻译人才创新培养 积极探索翻译硕士教育新蓝图
作者:haixiaedu 日期:2025-02-26 15:28:11 浏览:23715 分类:教育综合
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智能感知等新技术呈爆发增长,日益渗透到包括翻译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翻译行业的发展又推动了翻译记忆、术语管理、神经网络翻译等一大批新技术的出现,引发了翻译模式的划时代变革。翻译领域正经历从“纯人工”到“人机共译”的深刻变革。为应对这一趋势,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翻译硕士(MTI)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度融合AI技术与语言学习,打造兼具语言能力、技术素养与跨学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为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第一:AI技术驱动下的课程升级:从“工具辅助”到“深度融合”
全面修改翻译硕士培养方案,凸显课程与翻译技术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翻译教学的交叉融合,实现数智赋能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式教学模式,把人工智能翻译工具有效地融入课堂的各个环节。学生在学习传统翻译理论的同时,译后编辑策略优化、多模态翻译项目管理等技能,部分课程AI技术应用比例超50%。
第二:打造翻译人才培养生态圈:校企共建“AI+翻译”实践新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下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将翻译硕士教育与语言服务行业、翻译产业链紧密融合。开设“业界专家专题讲座”选修课,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讲座;与多家翻译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学生直接参与机器翻译引擎训练、术语库动态维护及跨境电商多语言本地化项目;加强产学研横向课题合作,师生以“项目组”形式参与企业任务。
第三: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从“翻译工作者”到“专业领域语言服务人才”
面对AI对基础翻译岗位的冲击,人才培养方向正从单一语言转换向“双语+技术+领域”三维能力拓展。郑州航院作为一所航空院校,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历史使命。郑州航院翻译硕士(MTI)培养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聚焦航空翻译人才,开始“航空知识导论与翻译”,“航空科技与文化”、“机场运营管理与翻译实践”、“民航口译”等特色课程,体现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目标化和行业化。
第四:传承航空报国红色基因:语言学习与思政育人双驱动
课程始终坚持德育首位、思政先行,全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选取《政府工作报告》等素材,带领学生深刻理解英译政治文本的语言特征,以及常用的翻译策略,同时融入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人机协同共译、语料库等行业前沿科技。开设“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程,坚持技术融合与人文坚守,形成“航空特色鲜明、思政要素精准、学用结合紧密”的课程思政模式。
在人工智能与语言服务深度融合的浪潮下,翻译硕士教育正以创新姿态绘制新蓝图。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技术应用,更是一场对语言本质、人文价值与人类创造力的深度追问。在掌控工业管理学院翻译硕士(MTI)培养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翻译硕士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兼具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和人工智能素养的高端翻译人才,以满足航空领域对专业化、智能化翻译服务的需求。
(蒋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猜你还喜欢
- 04-26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
- 04-24 英孚成人英语师资力量如何?资深专家引领,确保教学质量
- 04-24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获批设立中原学者工作站
- 04-24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实验学校2025年春季面向全国自主公开招聘公告 (第一号)
- 04-19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开幕
- 04-17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厉励带队访企拓岗
- 04-17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顺利举行
- 04-15 河南职院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实现新突破
- 04-13 芬兰免学费高中真相:如何用教育破解人口与经济发展困局
- 04-09 港科大AIE项目:亚洲首个AI学术+实战硕士,360度锻造科创领军者
- 04-09 CloseAI【可乐AI】一键降重降AIGC
- 04-07 郑州市财政局到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