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熊孩子”的父母,想必下列的场景各位都十分熟悉:外出游玩时,当你告诉孩子,再走几步就可以买到好吃的冰激凌,他们会马上牵起你的手,踏起小碎步,恨不得飞奔而去;然而当面前出现台阶时,这些小家伙又露出另一幅面孔了:他们会懒洋洋的伸出手,要你抱着走,仿佛脚下是什么不可跨越的“鸿沟”,这时你只好无奈的摇摇头,向这一撮小小的“黑暗势力”低头。
仔细想想,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差异?我们的孩子真的不会走路吗?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走好自己的路呢?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动机。
什么是动机?
要培养动机,首先我们要明确何为动机。根据国内外心理学学者的相关理论,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无动机(Amotivation)三种类型。
内部动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追求新奇事物、探索新知和提升本领的先天倾向。它与兴趣、满足感、自我决定等密切相关,是高度自主的动机类型。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小朋友玩玩具,女孩子网购和男孩子打游戏,这些都是一旦做起来“根本停不下来”的活动。毋庸置疑,这些都是兴趣或满足感使然。
然而,外部动机并非出于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结果而去从事一项活动的倾向。根据自主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外部动机又可分为外在调节型(External Regulation)、摄入调节型(Introjected Regulation)和认同调节型(Identified Regulation)三种类型。拿孩子学习外语的心理来举例,这三种外部动机的表现分别如下:1.我学习外语是为了获得爸爸妈妈奖励的零花钱(外在调节型);2.我学习外语是因为学不好会遭到爸爸妈妈的批评(摄入调节型);3.我学习外语是因为我渴望成为一个可以说流利英语的人,别人都会佩服我(认同调节型)。
无动机是自主程度最低的动机类型。它的特点是人们认识不到他们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因此对所从事的活动毫无兴趣。拥有这种动机类型的孩子,通常认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毫无意义,有甚者还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缺乏对于成功的渴望。
这三种动机之中,内部动机的作用和优越性不言而喻。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兴趣来引导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孩子因为完成自己热爱的事情而获得的内心的充盈满足,会使他们产生长久而持续的快乐,这种快乐更深入、更难以取代,从而激发出他们更多的内驱力,促使他们一步步实现自我价值。然而,自我价值很难在“完全自我”的环境下实现。这时,适时的外部动机(例如获得奖励)就好似一股“神秘力量”,牵引着孩子走向正确的选择,从而强化孩子的内部动机。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对某项活动的内部动机已经形成时,物质奖励反而可能削弱孩子的内在动力,所以这时不必刻意进行物质奖励。
如何培养动机?
面对无动机的“熊孩子”,作为父母,也不可轻易妥协。只要掌握了恰当的方法,熊孩子也有的治。
1. 给予孩子恰当的激励。当孩子取得成就和进步时,给予口头上和物质上的鼓励。注意合理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并且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提高孩子的归属感和胜任感,从而使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例如,当孩子数学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时,父母可以说:“爸爸妈妈知道了你竞赛的成绩,真的好棒!看来你确实有数学方面的天赋呢,我们准备了一份礼物给你,猜猜看是什么?”而不是“考试考了100分,奖励你800元”。为“物质奖励”而学习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
2. 让学习过程变得快乐而有趣。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让学习变成游戏,在玩中学习如何竞争,如何合作,如何享受胜利的喜悦。孩子的自主性提高了,学习的内部动机自然也就提升了。例如,将学习资料与创意绘图,音乐,肢体语言等相融合,或者邀请其他孩子加入学习,组成学习小组,组织知识对抗赛,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3. 关注孩子本身的优势,并且尊重孩子的选择,增强孩子的自主感和胜任感。比如让孩子自己决定应该参加哪项体育活动,或者完成哪项家庭作业。当他们把自己擅长的和自己选择的相结合时,来自内部的动力会更加强大。
总而言之,提高孩子的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尊重,懂得自己做决定并且为之负责,这样才能“走”得又快又稳,自如地面对未知的挑战,而不是挥挥手臂,求你“抱抱”。(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副教授 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