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晚,由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发起,联合《格调》杂志共同主办了一场名为“面对死亡,我们谈论什么?”的公益讲座。活动邀请了知名媒体人、锦绣麒麟传媒创始人,锦麟公益基金会创办人杨锦麟,前北京师范大学“影像中的生死学”讲授者、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陆晓娅,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宁晓红、青年钢琴家王超、安馨养老负责人王海兰五位嘉宾,《格调》杂志主编石晓芳担任活动主持,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秘书长王博出席活动并做总结陈词。诸位嘉宾与现场150余位观众一起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谈论死亡与生命意义相关的话题。
活动现场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极,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去面对的问题。古往今来的世界各地的文学家与思想家都在不断地思考这个永恒的命题。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生”有多渴望,对“死”就有多避讳。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死亡“似乎变成不能提及的禁忌。在2019年两会上,人大代表、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就已公开建议,“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此次活动将话题点聚焦在“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从科学客观的角度认识死亡,正视生命意义,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我们会以何种方式对待生命。
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而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加重,对病危人群、临终人群的最后的生命关怀需求也越发的重要起来,如何让老人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够平静的离开,俨然已成为当代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尊重科学和尊重生命不总是一致的,有时候“放弃”也是医学,带着尊重让老人有尊严地离开,也是医学的关怀。选择自然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不仅可以减轻人临终时的痛苦,也可以为家属带来安慰,让生命的“终点”变得温暖而从容。
“人生有一件事是确定无疑的,就是必定要死。不是说我走到一半不好玩了,我要回到妈妈肚子里面,这是肯定不行的。在我国,是欠缺生死教育的,直到现在,也没有成系统的生死观教育体系。接受过死亡教育的人,尤其是年岁稍微大一点的,才会对生命有谦卑和敬畏,对活着这件事郑重其事,不会浪费自己的生命。我认为,关于如何活着的问题,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师,今天我们来谈有尊严的死亡,有生有死,才是最圆满的生命。”杨锦麟说。
思考死亡,才能更好地珍惜当下。公开谈论死亡,认识死亡,以文学艺术的温情,和现代医学的客观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见识死亡的真实面目。借此,使大家可以重新审视生命。曾在北师大讲授“影像中的生死学“的陆晓娅说,“有人问我,上完你的课,学生是不是就不怕死了,其实这门课的目的是适度地提高学生的死亡焦虑,因为死亡焦虑可以让我们更努力地活着,可以让我们不要仅仅去享受小确幸,而是想办法做一些超越性的事情,让我们最后能够死得相对平静和坦然。”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宁晓红则从医生的专业角度为大众进行了一些分享,面对死亡时,医生能做的和不能做的。死亡并不温情,但可以”善终“,这应该是每个人最好的归宿。
“今天我们先谈论对生命的态度,生命的态度其实是两种,一个是向死而生,一个是向生而死。人和死是生命两个系统,死亡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形式的延续。我们的邻居日本,对于死亡的态度带有一种‘残酷的温柔’,或者叫以温情写残酷。”杨锦麟说。
《楢山节考》中依旧健康的老母亲为了沿袭传统自愿让儿子背着上山等死,其实是一种贫穷时代无奈的选择,简单地说就是省口粮食给后人能活下去,这种传统中国也曾有过。相对于现代民间对于死亡的“撒泼式”表演,中国一些文人其实并没有这么低级和悲怆,陶渊明就在《挽歌》里写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一种多么豁达的对待死亡的态度。
锦绣麒麟传媒创始人,锦麟公益基金会创办人杨锦麟
前北京师范大学“影像中的生死学”讲授者、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陆晓娅
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宁晓红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罗点点女士曾说,生命归途首先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希望努力,让我们国家,我们社会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得到国人世世代代向往的好死和善终,什么是好死和善终呢?我们理解那就是有尊敬无痛苦的,符合本人愿望的状况,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让好死和善终成为我们人生的一个标志。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Beijing Living WillPromotion Association ,简称LWPA)是由陈小鲁及罗点点等人共同发起,在创办于2006年的"选择与尊严"(Choice and Dignity)公益网站的基础上,于2013年6月25日正式成立,致力于生前预嘱的推广以及倡导高质量的缓和医疗。
青年钢琴家王超现场演奏音乐
现场观众了解“我的五个愿望”文本
现场观众
责编:cnhan